第四百一一章 倭寇终于要来了!-《大明次子》
第(2/3)页
第二次发生在1281年。这次元军准备更加充分。同样是发动蒙汉及高丽军队14万人,分两路进攻倭国,一路从高丽渡海,一路从宁波、定海出发。
元军出征虽然声势浩大,但内部忧患重重。高丽渡海的一支内部分化严重,尤其是蒙汉与高丽素有积怨;宁波、定海一支出征时正逢台风,还未出征就有万余名士兵落海而亡。
尽管如此狼狈,两支军队还是汇合,强行登陆,但遭遇台风,而且又遭到倭国幕府方面的掩杀,元军死伤惨重。
第三次并没有进行真正的战事。第二次远征失败后,元军在征东行中书省丞相阿塔海的带领下,发兵2万,而且责令江南行省再造大船,准备再行远征。当时,元朝对安南作战接连失利,而且内部农民起义不断,在大臣的劝谏下,这次远征就这样流产了。
元朝三征倭国,其实就是两次,而且均以失败而告终,令人唏嘘不已。最常被人谈及的就是第二次,十多万大军远征日本,最后只有3名士兵拼凑小船,逃回国。(《元史·日本传》“十万之众,得生还者,仅三人耳”)
经过了种种考量,为了杜绝倭患,朱元璋下令“封锁沿海”,与此同时,他还将倭国列入了大明朝的“不征之国”的名单。
朱朗没有想到的是,这位北朝的楠木正杰和陆胖之间就是很亲密的合作关系,陆胖的最后的杀手锏就在楠木正杰的身上,除了楠木正杰,陆胖和棒子国那边也有联系。
此时的高丽还是禑王时期...禑王是高丽王朝第32任君主,这个人对明朝是十分不友好的,当时高丽虽与明朝建立宗藩关系,但明丽关系很快出现波折,随着恭愍王遇弑和明使林密等被杀的相继发生,王禑即位后的明丽关系迅速蒙上了恶化的阴影,可以说到了互为假想敌的地步。
同时在李仁任的主导下,高丽也建立起对北元的宗藩关系。
不过,高丽始终没有断绝对明朝的外交,并仍然沿用明朝洪武年号(除使用北元“宣光”的一年外);朱元璋虽然看穿是高丽权臣李仁任欲掩弑君之罪而遣使来朝,不过鉴于前代教训,也未出兵膺惩高丽,而是采取扣使、却贡及增贡等手段来敲打。
王禑即位后,派张子温等以告讣、请谥、承袭的使命赴明,因金义杀使事件的发生而中途返回。翌年正月,高丽又派崔源出使明朝告讣,被朱元璋扣押。
随后高丽两度派去贡马的使者也被扣押,在此后的两年中,高丽又派了四批使节赴明,朱元璋拒绝赐谥和册封、退还贡物并增加了岁贡数额、要求执政大臣来朝解释,但放还了崔源等使节及358名高丽人。其后朱元璋以高丽“贡不如约”为由,先是退却了李茂方等所贡之物。
除了因长期受威胁而形成的对军事情报的过度紧张外,禑王在此时期爆发反明情绪,还与其自身王权运营状况,以及崔莹的个人立场和势力上升有关。
权臣崔莹对高丽转变外交政策也有重要作用。崔莹是恭愍王时期高丽独自对抗倭寇、红巾军、元朝军事威胁的一系列战役中脱颖而出的新兴武臣,如大儒李穑所赞:“自庚寅年以来,御寇海隅,敌忾河南,定难兴王,驱僧北鄙,大小战八十七次。”
这种特殊的经历使得崔莹对于事大外交的意义很难有高度评价,因而成为丽末鲜初对外政策“强硬派”的一位代表人物。
崔莹不但亲元反明,更是祸害登州府的又一个幕后之人,他和陆胖之间,也有着很深的关系,要不然陆胖也不会如此的肆无忌惮。
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
“你很威风呀...只要本王杀你,你的人就会为了你杀光我们登州府沿海的百姓,那陆胖你可知道,你这就是叛国...这样的话,你就更要死。”朱朗看着陆胖眼神微微的眯了一下道。
“没错,我就是威风,你不是说要为百姓除害吗...你要是敢除了我,那么你就是为百姓迎来死神,我看你怎么做你的大义凛然的王爷。”说完,陆胖得意的看向了堂上的朱朗,嘴角露出一丝笑意。
只是朱朗却嘿嘿的笑了起来,不过,这次他看的不是陆胖,而是一边的朱棡,朱棣,朱橚三人...只听朱朗看着朱棡,朱棣,朱橚三人道:“你们听到陆胖的话没有?”
朱棡,朱棣,朱橚集体淡淡的一笑,跟着朱棡往前一步道:“朗哥...没有必要再和他废话了,直接拖出去砍了吧...!”
“可是砍了的话,本王就麻烦了呀,这位的后面有人呀,我担心登州府的百姓。”朱朗淡淡一笑。
第(2/3)页